新年伊始,由上海大学创新管理部人文社会科学处、艺术创作处主办的文科科研交流表彰暨动员会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举行。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明红,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主任李安方,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克斌出席会议。各文科院系领导、专业教师及科研秘书近100人参加了会议。上海会展研究院因上海市决策咨询二等奖而荣获上海大学科研贡献奖,并代表获奖教师发言。
动员会环节,李安方主任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赵克斌院长以《上海研究院助力上海大学文科学科建设》为题做重要发言。
经验交流环节,文学院院长张勇安、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敏、文学院教授丁治民分别就学院组织申报、决策咨询体会、重大项目申报等经验和与会老师做分享。
张敏老师感谢校领导、文科处对上海会展研究院学术实力、研究成果及团队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决策咨询研究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投机取巧不可能成功。做决策咨询研究,首先需要有坚定的信念,能够持之以恒保持定力。十几年来,上海会展研究院甘于寂寞,从基础做起,把信念的力量固化为自身的动力,先后参与了世博会整体策划和主题论坛研究,主持了国家会展中心可行性论证及其十三五规划、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三年提升行动系列调研、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组织实施方案及相关调研,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课题进博会带动溢出效应研究、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研究,上海市人大立法委会展业立法深化研究,还为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和西部大开发做了浦东、天津、珠海、义乌、花桥、安庆、无锡、西安、宁夏等一系列会展业发展专题研究,发表论文150多篇,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大学自主知识产权的会展蓝皮书《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研究报告》系列。
其次需要基础坚实、有学术支撑行稳致远。这是上海会展研究得以脱颖而出不落俗套的关键所在。目前全国高校300多家会展类相关专业,只有上海大学有研究院、有蓝皮书、有重大项目、有博士点、有学科交叉理论支撑,并率先申报成功目前全国唯一的本科目录外新专业会展学专业。多年来,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积累有效夯实了学科基础,提高了决策咨询的学术含量和社会效用。如《禹会涂山与朝贡体制》厘清了华夏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机制和治理传统,《春秋会盟的沟通机制》认定国际无政府状态和会盟维护成本是诸侯国会盟沟通的根本动力和制约边界,《美国崛起过程中的国际会展策略》论证了国家话语主体通过国际会展平台的沟通、合作与博弈,决定了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的建构再建构,《从经济依存走向战略互信》肯定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未来发展的基本目标。其它如《古希腊戏剧节——养成公民》、《古希腊奥运会——成就英雄》、《国家形象的视觉展示》、《奥运文化的事件传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沟通机制——从哥本哈根到巴黎》、《族群记忆的集体书写》、《人本视角下的节庆狂欢》、《Cosplay的传播模式》、《迷笛音乐节阈限研究》、《加冕仪式视域下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视域下APEC会议对话机制》、《沟通、交往与控制:中阿博览会的合作机制》等,为扩大决策咨询视野、提高决策咨询水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的支撑。
第三是需要有理解支持事业、鼓励创新探索和包容多元多维途径的生态环境。决策咨询需要面对社会化复杂因素制约下的特定现实问题,不同于传统研究专业分工单因决定论理想条件,具有面向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局面的学科交叉综合性。上海大学是全国成长性最好的大学,原因就在于其创新集聚理念、创新支持系统、开放包容氛围有利于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成长和发展。认真总结经验,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文化,上海大学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包容多样化的学术生态,校院各级领导的理解支持,成为激励决策咨询研究的决定性外部因素环境条件。
大会临近结束,吴明红副校长作总结讲话。她对为上大文科科研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师和机构表示感谢。希望2020年上海大学文科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上海大学“追卓越、创一流”的征程中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成绩。
今年上海大学文科共设立科研贡献奖、学院组织奖和科研管理服务奖,旨在调动全校文科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和表彰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上海会展研究院作为中国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合作框架下,上海市商务委与上海大学签约合作共建的会展研究专门机构,未来将继续在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需求方面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字 | 毛海俊
图片 | 上大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