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social services

本书以中外会展业现状、动态与走向为主题,立足会展业生产力三要素,即基础设施、展会项目与组展企业三个维度,通过自主创立的 SMI 会展指数,构建会展业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综合研究,主要讨论全球会展国力、世界会展城市实力、中外会展场馆、国内外百强商展、跨国组展企业、会展业国际评估等。创新之处在于.采用比值法进行指数计算,以便观察中外会展业的纵向变化和发展趋势,同时增加了省域会展业竞争力评估和“一带一路”会展活动研究等内容。研究报告一如既往,坚持专业视点、学术逻辑、实证根基和量化把握关注中外会展业的生态环境、发展历程、重大现象、热点问题、经验教训和理论总结,追求资料基础坚实可靠,重视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的搜集、整理、提炼和概括。报告涉及的数据、案例来自公开发布的专业性资料,主要来源有:国内外各级公共机构和会展行业协会、专业组织的官方公告,会展研究机构如 UFI、AUMA、FKM、ICCA 的研究成果,组展机构、场馆企业、节庆赛事组织正式发布的数据,权威媒体的深度报道,等等。


bluebook_img01bluebook_img02


研究发现,近年来尽管世界经济总体上增长乏力,国际贸易持续低迷但是全球会展业仍保持平稳上升的发展态势,行业内部竞争、资源整合“互联网 +”和新业务拓展成为关注的焦点。报告认为,世界会展国家的竞争合作日渐加强。随着亚太区域新兴会展国家的实力不断提升,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传统会展强国的绝对优势正在趋于成为相对优势。全球会展业的格局调整在为新兴会展国家建设开放型经济和现代市场体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中国凭借展馆设施和展会项目两个单项指数优势继续居世界会展国家指数排名第二位,显示了中国会展业在全球会展业市场格局中的比较优势不提升。上海在世界会展城市中强势崛起。亚洲会展始市稳步前进,部分城市排名提升。欧洲会展城市保持传统优势,德国会展地市依然展现出强大实力。

研究报告的又一视角,是立足中国自身会展业的发展,从省域角度,尝试对国内会展业发展作出综合评价。研究发现,进入省域会展综合实力前+名的有广东、山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四川、辽宁、重庆和福建数据显示,国内省域会展业实力大体可以划分为五个梯队,其中第一、一三梯队各项指标相对均衡且竞争力较强;第四梯队单项数据波动较大,有必要加强均衡发展:第五梯队多为西部省域,单项指标和总体竞争力相对较弱。

第三个视角是中国会展城市实力研究。目前,中国会展城市多数处于实力逐年攀升的过程中。上海、广州、北京、重庆四大会展增长极构成了我国的一线会展城市。面对城市间合作与竞争互动,不少潜力型城市未来将凭借展馆建设、政策推动等因素实现突破。

此外,报告对全球场馆实力、中国场馆展能、全球组展商实力、中国组展商成长、世界商展百强、中国商展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综合比较,并转别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会展业动态,以及东盟博览会、中阿博会的发展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