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social services
首页/社会服务/经营咨询/正文
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一行专程到访上海会展研究院
发布日期: 2019/10/16 12:11:05

10月16日下午,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规划战略部副部长盛艳艳、滨湖新区地产公司总经理陶震、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行政专员史宏伟等一行五人到访上海大学,为合肥滨湖科学交流中心战略规划寻求上海会展研究院支持,具体内容涉及总体定位、功能需求、发展规划及后期运营的专题咨询。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新闻传播学院张敏教授及其两位会展学博士研究生出席专题咨询会,与来访领导展开深入交流。

01

咨询会上,盛艳艳副部长提出,近年来合肥会展业发展势头迅猛,现有的国际会展中心一期1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已经投入使用,二期6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推动内陆开放,省市主要领导要求在展览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会议功能,突出科学技术基础研究特色,为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环境、先进制造六大领域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催生变革性技术提供国际化服务。合肥方面主要是想就科学交流中心的功能定位、结构布局、发展战略以及后续运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征求张敏教授的意见。

滨湖科学城的定位是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滨湖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标志性项目是量子信息、同步辐射、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聚变工程、X射线激光、大气环境、超导质子等。目前规划中的合肥滨湖科学交流中心,选址合肥骆岗城市中央公园核心区,是集科学资源集聚、科技学术交流、科创成果展示、科技项目论证、科研成果鉴定、科技人才服务,以及休闲旅游、餐饮娱乐、文体表演、商务会议为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会议服务设施,同时肩负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国家战略论坛、政府两会等地方政务会议、云计算大数据重点专项评估等科技学术会议、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商务会议、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会议的重任,与区域内已经建成使用的国际会展中心形成互动。作为合肥、安徽乃至全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全球化平台,合肥滨湖科学交流中心必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合肥滨湖科学城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基地功能,合肥在安徽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驱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在三次产业开发新的增长点过程中的龙头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合肥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上的城市服务能级。

张敏教授认为,开展合肥滨湖科学交流中心总体功能规划,有必要重点考虑城市定位、发展规划、服务对象及其在国际化、一体化、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特别是合肥滨湖国家科学中心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独特角色和引领作用,有效服务于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催生变革性技术的国家重任。只有以此为特色,才能在会议市场形成差异化细分,使会议中心场馆建成后有可能提高投资回报率,满足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建议科学交流中心重点服务于基础科学研究类学术会议,依托大科学装置,关注全球科学发展前沿,同时兼顾政务会议、学术会议、产业会议、企业会议,乃至民生活动、大型演出、旅游观光的需求,切实解决未来市场化运营和场馆利用率问题。与此同时,因应会议展览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比如世界制造业大会对办好会中展的内在需求,适当增设科技类展览面积,确保能够体现最新办会理念,为各级各类会议提供方便快㨗、周到美好的服务体验,提高国际会议中心的综合效益。期待合肥以基础研究突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催生变革性技术,为安徽、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不竭动力,在融入世界中加快形成特色优势。

02

合肥与上海、南京、杭州并称“华东四虎”,是安徽省全力打造的省会城市以及长三角经济区的副中心。合肥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科学城市是合肥融入长三角的王牌。高新产业是合肥新一轮崛起的支柱。目前,合肥的智能家电业、装备制造业、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产业,已成长为产值超千亿的四大重点产业。

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产业基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为合肥会展业提供了社会需求。合肥拥有习近平亲致贺信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徽商大会等重量级品牌展会,会展业发展势头强劲,潜力无可限量。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业战略转移的大背景下,合肥会展业处于机遇和挑战交汇的重要战略节点。未来合肥有必要做大做强做优会展业,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谱写新时代会展业发展的崭新乐章。


文字 | 毛海俊

图片 | 裘小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