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应上海会展研究院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戴光全教授来到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延长校区作《我做过的会展节事研究——研究选题和研究方法》专题讲座。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敏教授,新闻传播学院会展专业硕士生、博士生近三十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张敏教授对戴光全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作为国内节事领域享有盛名的专家学者,戴光全教授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编写多部教材,并且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戴教授多年来在节事研究领域勤奋耕耘、治学严谨、务实求新、学术影响广泛。为了提高我校会展教育和研究水平,上海会展研究院特聘戴教授为特约研究员、会展专业研究生校外导师,并向戴教授颁发了聘书。
戴教授重点与上大会展学子分享了近年来做过的会展节事研究成果。戴老师常年笔耕不辍,在《旅游学刊》、《人文地理》、《中国会展》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是第一个将内容分析方法引入旅游节事研究领域的学者。戴老师告诫大家,作为学生千万珍惜在校读书的时光,这是一个人做研究最宝贵的机会。求学期间无名利之诱、无杂务之扰、无环境之忧,应该是出成果最多的一段。其次要瞄准顶级期刊,做最前沿的、最好的研究。通过与导师高效交流,选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做到勤奋刻苦、持之以恒。
在戴教授看来,学术研究是学者通过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亲身实践(一手资料)或者他人经验(二、三手资料),来探求和发现真理。好的研究成果至少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的某一点上有所创新,且创新维度越多越好。第一是研究对象,研究选题需要在产业行业的实际问题中产生,通过发现别人研究的不足或者未完成的内容,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取出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第二是善用数据资料,用作研究素材。其中对现有文献的阅读、整理和分析至关重要。第三是研究方法,即获取数据资料的方法及分析统计的方法,主要是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重在逻辑推理过程。第四是论文表达。关注学术期刊的固定格式和要求,如字词句、图表、篇章结构等。第五是研究结论。得出研究结果不难,但是提升结论是有难度的,需要在研究结果与研究结论中寻找中介环节,在长期积累中等待灵光闪现,进而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进入互动交流环节,戴教授就同学们关注的事件研究、质化方法、赛事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同学们受益良多,现场气氛热烈。戴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对于读、思、看的感受。对研究生而言,起步期间要多读,在此基础上多看、多观察,有了积累之后,还要再进一步,多读、多想、多看。关于研究方法,没有好不好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对象与问题、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差别。研究有套路,但是底线要遵循、基本功要打牢。
专题讲座历时两个多小时。戴教授深厚精专的学术积累,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娴熟自如的研究方法,生动深入的授业解惑,赢得了同学们一阵阵的热烈掌声。同学们眼界大开,尤其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更是收获满满。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有利于促进研究进步和科学发展,有利于形成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学术平台,通过经验分享,打破闭门造车的囧境,促进中高端复合型会展人才的培养。
文字:毛海俊 图片:裘小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