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何会文应邀做客上海会展研究院会展业创新专家论坛,在上海大学宝山东区智库楼作《基于视角创新的学术研究》专题报告。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新闻传播学院张敏教授主持讲座。上海大学会展专业汪洋老师、张俐俐老师,会展专业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进修教师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目前,国内外尚无一本会展学研究的CSSCI或SSCI学术期刊。会展研究论文要想在其他学科或专业期刊中脱颖而出,必须依靠视角创新和方法创新。经过多年探索,何会文教授创造性地从失败者视角、临时性组织视角、社会网络视角深入研究会展案例,先后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旅游学刊》、《南开管理评论》、《商业研究》、《旅游科学》、《国际经贸探索》、《中国流通经济》等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核心期刊发表多篇会展研究论文。基于自身丰硕的学术成果和坚实的研究经历,何会文教授分别从成功者视角到失败者视角、从常设组织视角到临时性组织视角、从孤立个体视角到社会网络视角三个方面,向在场的会展老师和学子们分享了他在学术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其坦率真诚、推心置腹程度,令在场师生叹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会展活动被迫推迟或取消,主办方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乃至生存挑战。何会文教授抛开经管研究存在的“反失败偏见”视角,另辟蹊径从失败者视角专门研究了影响会展项目生存的关键因素,开创性地运用生存分析法等方法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展会历史、初始规模、协会联系、产业关联和公共交通5个因素是影响展会生存的关键因素,且展会历史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相关发现对会展业和主办城市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与常设组织不同,会展活动的时限性决定了参展团队的临时性。何会文教授认为,临时性组织具有暂时性、独特性、阶层关系混乱、高度异质性和非正式合作等特征。正是这些特征的存在,决定了无法利用常设组织理论来研究参展团队绩效。何会文教授创新性地从临时组织视角入手,借助实证方法发现“服务型领导”和“快速信任”是提高参展团队绩效的关键。这对于寻求创建一个高绩效临时团队的管理者来说,具有相当的启示价值。
任何经济行为都是嵌套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何会文教授认为,参展企业的行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嵌入在所处社会网络之中,因此应该把参展商看作展会网络的一个结点,从社会网络角度来探讨其相关行为。当然,更进一步的理论假设,是将社会关系纳入生态关系,鼓励主体行为争取生态最优。
讲座过程中,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踊跃发言,纷纷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与何会文教授就展示设计研究、数据查找抓取、研究方法运用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何会文教授鼓励同学们多思考、多交流,积极参加相关学科的专业会议,开拓研究视野,发现和掌握更多更新颖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何会文教授的讲座“干货满满”、幽默风趣,自己获益匪浅、意犹未尽,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向何会文教授学习和交流。
何会文教授,南开大学博士,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后;长期从事会展研究,曾访学韩国庆熙大学、美国南开罗来纳大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会展项目的社会网络及其机理研究》、天津市政府重点咨询课题《基于资源系统整合的天津市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天津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京津冀展览项目的时空格局优化研究》;先后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SSCI,一区6.701)、《旅游学刊》(CSSCI)、《南开管理评论》(CSSCI)、《旅游科学》(CSSCI)、《商业研究》(CSSCI)等学术期刊发表会展研究论文数十篇。熟练使用SPSS、Amos、Stata、Ucinet、Netdraw、Rost、Antconc、Endnote、Nvivo等学术软件,能够运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构方程、生存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解决问题,可用python撰写文本分析软件。出版学术专著《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2006)、《会展企业战略管理》(2013)。主持会展产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营销战略、品牌规划、企业经营哲学等横向课题10余项。
文字:李秋秋、金艳 图片:张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