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服务创新思考数字技术赋能进博会》是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敏教授发表于《中国会展》2022年8月15日第15期(总第519期)的文章。其中,第一作者金艳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今日发布,感谢分享。
进博会创办4年来,服务扩大进口战略,满足美好生活向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更新办展技术、优化办展能力、提升办展水平成果卓著,业已跻身国际一流。第四届进博会如期正常举办,会展服务创新升级,数字技术赋能形成了新的亮点。
1 Part.1 首设“在线国家展”
首设“在线国家展”,线上展示各国特色产品与文化。本届进博会首次为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搭建了数字展厅,运用虚拟现实、三维建模等新技术新手段,在线展示各国特色文化,累计访问量超过5800万人次。其中,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通过在线国家展,在线实现了特多狂欢节和钢鼓这一“世界上最棒的表演”。葡萄牙、土耳其、越南、斐济等国家则在线上展示了本土特色产品与民族文化。在线国家展为促进各国沟通交流,开辟了新时空、做出了新贡献。
开辟“云上展厅”,沉浸式数字化实现“云游”进博会。第四届进博会云上展厅镜像化分设六大展区,成为线下展会的忠实复刻与可靠索引。观众可以根据国别、公司、展品类别等检索条件,任意筛选产品或商家,获取展品介绍和企业联系方式以及其它相关信息。与线下展览不同的是,云上展厅凭借其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方便了观众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检索参观进博会,有利于展会上下随意了解展品、联系展商、洽谈交易。
2 Part.2 搭建“云平台”
积极开辟数字化时空,搭建买家卖家对接云平台。本届进博会聚焦六大产业领域,举办大型贸易投资对接会,完善线上洽谈服务;线上线下共有来自55个国家的640家参展商和766家采购商与会,达成合作意向273项,举办17场投资推介会和80场集中签约活动,充实扩大了进博会成果。
央媒记者搭档淘宝主播,在线直播展现中国市场潜力。进博会上,新华网、央视分别搭档淘宝主播,带来了东亚、欧洲、非洲、南美等二十国进口好物专场。其中,阿富汗专场四个多小时的直播,期间超过1.1亿人次围观,12万罐阿富汗松子等产品被一抢而空,展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双线虹桥论坛,跨地域交流不受限。第四届虹桥国际经贸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举办了12场分论坛;众多海内外专家围绕具体议题,深入开展研讨,促进经贸交往。其中,在《智启新时代:智能科技与产业合作》分论坛上,专家们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着重探讨如何加强国际协作、激发智能制造潜力,共同促进智能制造发展,助力经济提质增效、企业转型升级。
3 Part.3 提升“体验感”
面对新冠疫情的影响干扰,线下展会的沟通交流出现了许多困难。进博会运用多种数字化技术,积极开展“云展览”、“云论坛”、“云洽谈”、“云对接”,在大数据、5G、云计算技术加持下,有效提升了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参展与观展便利度、体验感。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数字技术服务会展活动仍有提升空间,大多还停留在云展示、直播带货层面。尤其是供需对接这一会展活动最重要环节,发展完善还须付出巨大努力。未来会展业数字化转型,有必要在数字新基建基础上,着力打造“智慧场馆”、创新服务模式、培育数字会展龙头企业和品牌展会项目,推动会展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