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精准沟通机制研究》-毛海俊

【摘要】中国同中东欧国家是“历史上的老朋友”和“现实中的新伙伴”。中东欧国家均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又是中国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承接带。中国同中东欧国家交往是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双边共同发展需要而推进的跨区域合作。然而,中东欧各国具有跨地域分散性、对华诉求异质多元性,对沟通渠道顺畅和互动反馈及时要求特别迫切,增加了中国与之沟通的难度和成本;加之欧盟要素介入,导致交往局势更趋复杂。正是出于上述原因,中国-中东欧国家交往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面临贸易投资不匹配、相关政策不协调、人文认知整体模糊、成效反馈不及时等“沟通不到位”困境。

基于会展传播学视角,博览会通过主题化细分、竞争性展示、多样化选择、分散式决策等特色化功能,借助直接沟通、充分沟通和互动沟通,能够做到持续而有效地提升沟通的精准性,逐步解决“沟通不到位”问题。本文以中国同中东欧国家交往的沟通平台中国-中东欧博览会(简称中东欧博览会)为研究对象,从中方作为博览会主场及议程设置方的立场出发,基于“地域特点细分-产能特点细分-需求特点细分-分散式自主决策-周期性互动反馈”的精准沟通理论框架,依次对中东欧四大次区域展开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中东欧博览会作为服务双边交往的沟通平台,如何以其精准沟通机制应对“沟通不到位”困境、深化务实合作、高效服务国家战略及其必要性、可能性和有效性。